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習者經歷一個活動或一系列設計好的活動,在活動過後或活動中經由引導者或老師的引導,讓學習者透過活動裡發生的事情去反思,然後產生學習,進而應用在現實的生活裡面,這裡的活動可以是遊戲、音樂、藝術、運動、或者攀岩、繩索活動、獨木舟、登山、、、等戶外活動,但是一般在台灣談這類的教育模式,都會偏重以繩索場地課程及團體遊戲為主要活動,甚至誤會只有這兩種活動形式才叫做體驗教育或探索教育。所以當我們要進入這個課程領域的時候,有些基本的認知和觀念必須有所了解,包含慣用的名詞、課程的元素以及課程的模式與理論、、等都需要有所了解,本章做個統合概念的說明,細節的部分另見各章節說明。

第一節、 名詞解釋

體驗教育、探索教育、冒險教育、PA課程在台灣這類型課程,在不同學術領域、學校教育及企業教育訓練,會使用不同的名詞來表述這類型課程的名稱。而在國外則是稱為Adventure Education(直譯為冒險教育)或者Experiential Education(直譯為體驗教育)。一般國外所謂的Experiential Education(直譯為體驗教育)的範圍非常廣泛,舉凡實際演奏的音樂教育、動手的美術教育、體育課程、、等都稱為Experiential Education(直譯為體驗教育)。而在台灣的發展則有好幾個名詞會被提及到,我們略作說明。

探索教育名詞的由來

本書所談的課程在國外一般還是稱為 Adventure Education,然而十年前師大教授李義男先生認為當時台灣的社會教育環境(尤其是師範體系裡面)要以冒險教育的名稱來推廣可能會有障礙,所以取其課程裡面反思精神為主的概念,以「探索教育」的名稱來定義,時至今日師範體系畢業的老師以及國教的系統都稱呼此類課程為探索教育,由於學校的課程都半會以攜帶方便的教具和活動為主,所以這個體系的發展和以及索教育這個名詞的應用也漸漸趨向攜帶式教具的課程為主。

冒險教育名詞的使用

因為師大體系稱為「探索教育」的關係,一般攜帶式教具的課程及台灣學校教育體系,通常也都稱為探索教育。但是以戶外活動(溯溪、登山、定向、、、)或高低空的繩索場地來進行的課程,因為存在著冒險的元素在裡面,所以大多會依循台灣體育大學謝智謀教授所推廣的系統,維持原有字面上的意思以及戶外冒險的概念以「冒險教育」稱之,從這些戶外活動的挑戰模式及程度可以明顯看的出來,這些活動用「冒險教育」可能更為恰當的。

PA課程為企業慣用語

而台灣企業界的教育訓練早期引進這類課程是從美國PA組織引進,所以企業教育訓練都習慣稱為PA課程。PA為Project Adventure的縮寫,原為美國麻州中等學校教育裏面的一個專案,後來執行這個專案的部分人士成立一個組織稱為PA,所以PA這個字眼在美國一般而言指的就是這個組織或這個專案的稱呼,所以PA這個字眼並非專屬於美國PA這個組織,甚至PA課程在台灣企業訓練裡變成了一個新的課程名詞,而不再是單指PA這個組織的課程,因此使用PA字眼是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但是使用PA組織的LOGO就需要經過PA組織的同意。所以企業市場上有人堅持自己是PA組織的正宗課程;或者堅持這類課程不應該叫PA的人,也許都有他們各自的商業想法和品牌目的,目的都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但是市場上並不太在意,因為企業界多數已經習慣把「PA課程」當體驗教育的簡稱,體驗教育或探索教育的字眼有時候還不見得被台灣企業訓練領域的人了解。

體驗教育名詞的共識

近來多位學者和企業訓練界的人在推廣的過程中想要統一名詞,但是由於種種難以改變的社會因素(企業稱呼為PA的社會習慣、尊重早期學者用語的學術倫理、、、),至今在台灣並沒有統一的課程名稱,但是在國內公開的會議上為避免爭議通常會使用定義較廣的「體驗教育」來做為共同的用語,但是在國際場合裡面使用體驗教育來稱呼這類課程時則需要稍加解釋該課程的模式,國際友人才知道你的課程內容,否則體育課程、音樂課程、社會服務都稱為體驗教育,範疇太大。本書為方便台灣社會推廣,內容也是盡可能使用體驗教育來表述這類課程。

其他名詞的使用

在香港推廣這類教育比較積極的單位,都稱為歷奇公司,所以香港人也稱為「歷奇教育」或「歷奇輔導」。而在中國大陸這系列課程都稱為「拓展訓練」比較多,所以這類型的公司名稱上也都會出現拓展的字眼。

這些都是在華人社會裡面這類型課程會出現的名詞,另外一提的名詞是「外展教育」和「外展訓練」,目前多為Outward Bound(香港翻譯成外展學校)這個單位使用。與原本「外展」一詞的原意有些出入,一般「外展」是指社工人員離開辦公場所到達社區或個案所在地點從事服務工作的意思。

另外,還有一個名詞叫「體驗式學習」,這個名詞原本用來形容這類型的課程也很適合,但是在台灣有一種心靈成長課程(亞洲行、起承轉合、心動力、、等企管公司的課程)以及企業魔鬼訓練的課程裡面也運用了很多活動(在經驗學習圈的章節裏面我們會提到兩者的差別),他們也稱為體驗式學習,所以為了避免混淆,在本書裡面盡可能不用體驗式學習的字眼來說明,避免讀者混淆。

資料來源http://www.colors.id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